什麼是遠紅外線?
太陽光線大致可分為可見光及不可見光。可見光經三稜鏡後會折射
出紫、藍、青、綠、黃、橙、紅顏色來。紅光外側的光線是不可見
光,波長由0.76-1000微米,稱為紅外光。當中4- 400微米的波
長稱為遠紅外光,其中90%的波長介乎8-14微米,科學家稱為
生命光線,因為這段波長的光線,能促進動物及植物的生長。
人體主要由水及蛋白質構成,還包括鈣、鐵、鈉、鉀等微量元素,
能發出5-30微米的遠紅外線能量。根據物理學理論,人體因而能
大量吸收5-30微米的遠紅外光。
遠紅外光除了由太陽發出外,也可以由燒熱的砂土或石放射出來,
所以用瓦煲煮飯特別香軟,以砂土烤熟栗子也特別香甜可口。
遠紅外線對身體有什麼好處?
A.令水份子活性化,提高身體的含氧量
人體約70%是水分,血液的水分比率更高達80%。若血氣不足,
血液中的水分子便集結成惰性水(即四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結合),
不能通過細胞膜。遠紅外線能使水分子產生共振,變成獨立水分
子(即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結合),提高身體的含氧量,
細胞因而能恢復活力,精神更暢旺、頭腦更靈活,進而能提高
抗病能力,延緩衰老。
B.改善微循環系統
獨立水分子可自由出入細胞之間,再透過共鳴共振,轉化
為熱能,令皮下深層的溫度微升,血流速度加快,微絲血
管擴張;微絲血管開放愈多,心臟的壓力便可減少,微絲
血管的功能是向人體60兆個細胞供應氧氣和營養,同時將
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。若微循環系統出現毛病,
會導致多種毛病,包括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腫瘤、關節炎
、四肢冰冷麻痺等。成年人微絲血管的總長度可圍繞地球三周
,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心臟,可見其重要。
C.促進新陳代謝
微循環系統若得到改善,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便可迅速排出體外
,減輕肝臟及腎臟的負膽。 這些廢物包括引致癌症的重金屬;引致
疲勞及老化的乳酸、游離脂肪酸和皮下脂肪;引致高血壓的鈾離子
,以及引致疼痛的尿酸。
D.平衡身體的酸鹼度
遠紅外線能淨化血液,改善皮膚質素、預防因尿酸過高而引致
骨絡關節疼痛。
遠紅外線的產品包括內衣褲、護腰、護膝、床墊、枕墊和被等。
主要的功能是促進身體不同部位的的血液循環,預防酸痛不適
,消除疲勞,以及預防疾病,例如風濕性關節炎、骨質增生、
肩周炎、頸椎炎、腰痛、手腳麻痺等。
近年來在日本、俄羅斯、中國大陸以及台灣 地區,遠紅外線被
用在許多疾病的輔助治療上 ,例如筋骨肌肉酸痛、肌腱炎、褥
瘡、燙傷及 傷口不易癒合等疾病,都可以利用遠紅外線促
進血液循環的特性,而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。
最近中國大陸協和醫科大學的楊子彬教授及 北 京醫科大學的
吳本玠教授等人,發現波長介於 七至十微米的遠紅外線有
「非熱」效應,他們 的研究認為人體本身也會放出波長介
於七至十 微米的遠紅外線,因此可以和人體產生共振作 用
,而產生非熱效應。
楊教授及吳教授發表的醫學研究顯示:遠紅 外線每日照射
四十分鐘,可使糖尿病鼠的血糖 明顯的降低;另外也發現
遠紅外線照射十五分 鐘後,動物的腦血流增加約百分之
八十及明顯 下降血小板的凝集程度。
在國外開會時,我非常榮幸認識楊子彬及吳 本玠教授,
因而參與了靜脈曲張病患治療的臨 床及基礎實驗。
目前的結果顯示,波長介於七 至十微米的遠紅外線
,可使靜脈曲張病患的腿 部靜脈產生良好的收縮
反應及改善下肢血液滯 流,因此未來遠紅外線可
能應用在靜脈曲張病 患的治療上。
在中國大陸、俄羅斯及台灣地區,許多科學 性的臨床實驗目前正
在進行,例如遠紅外線用 在改善高血壓、心肌梗塞、氣喘、頭
痛及癲癇 等疾病,相信過不久,人類醫學對於有益的電 磁波
-遠紅外線將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。
(作者金忠孝為國防醫學院副教授)
紅外線是屬於電磁波的一種,當任何物體的溫在絕對零度
(攝氏負二七三度)以上,都會放出紅外線,紅外線波長約
0.75至1000微米,之後又依其能量含量不同,而分成
近紅外線(波長0.75至1.5微米)、中紅外線(波長1.5至5.6微米)
及遠紅外線(波長介於5.6至1000微米)。
一般來說,例如暖爐、火把、電爐等放出的紅外線多屬於
近紅外線,由於波長短,因此產生大量的熱效應,人體長期
照射後會產生皮膚灼傷及眼睛水晶體變性等疾病。國內民眾
喜在睡眠時使用個種紅外線儀器,以達到保暖效果,但是
因部分儀器會釋出大量的近紅外線,使得單位時間所產的
熱能非常高,再加上睡眠時人體皮膚上的痛覺及溫度感覺
變差,因此常導致皮膚灼傷的產生。在此提醒讀者在照射
紅外線儀器應盡量在清醒時為之。
至於遠紅外線,由於波長較長,能量相對較低,所以使用
時較無燙傷之顧慮。遠紅外線和其他電磁波如紫外線、
X光及珈瑪射線會使原子上的電子產生游離作用,遠紅外線則不會。
遠紅外線也和家電用品所釋放出的低頻(60赫茲) 電磁波不同,
家電用品所釋出的低頻電磁波,雖不會產生電子游離作用,
但是低頻電磁波穿牆透壁及改變人體電流的特性,而被人們
高度的懷疑其致癌性。遠紅外線則不同,人體本身即會放出
波長約九微米的遠紅外線,而外在的遠紅外線在人體皮膚的
穿透力僅有0.01至0.1公分,所以和低頻(60赫茲) 電磁波不可混為一談。
近來在日本、俄羅斯、中國大陸以及台灣地區,遠紅外線被用在
許多疾病的輔助治療上,例如筋骨肌肉酸痛、肌腱炎、褥瘡
、燙傷及傷口不易癒合等疾病,都可以利用遠紅外線促進血液
循環的特性,而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。
留言列表